露營就是花錢在囧途?“拎包露營”是怎么撐起的詩和遠方?
濱州日報/濱州網綜合 一頂天幕、半壺烈酒、數盞清茗、三兩好友。上一秒還在蹦極、徒步、滑板、沖浪、開盲盒的年輕人,下一秒就涌入了野外的帳篷里。
2020年疫情以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復工復產的進程逐漸加快,人們奔赴詩和遠方的需求也在日益復蘇,“露營”不斷成為當下旅游的“新風口”,成為社交平臺熱搜高頻詞。
但在露營火爆現象的背后,“一營難求”“交通不便”“服務混亂”“設施欠缺”“人滿為患”等痛點問題接踵而至。當朋友們滿心歡喜地出發奔赴山野間的“詩和遠方”,結果整個行程卻成了人在囧途。
露營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就算對露營一無所知,就算露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旅游選項,就算對人在囧途之行充滿怨念,但是“拎包入住”的選項,還是吸引了很多露營愛好者。
“拎包式”的露營選項是怎么撐起詩和遠方,成為生活化消費場景的?
露營火爆 一場退而求其次的美夢
2020年被稱為中國的露營元年,因疫情導致的“不能遠距離游玩”,被認為是行業火爆的催化劑,2022年露營徹底火爆出圈,成為全民熱衷的“輕旅游”休閑方式。截至2022年10月24日,國內露營營地企業有超7萬家,艾媒咨詢《2022-2025年中國露營經濟發展前景與商業布局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1年中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77.1億元增至299.0億元,預計2022年增速達18.6%,市場規模達354.6億元。
露營火爆的背后,蘊藏著大眾對奔赴自然的太多渴望。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022年國慶節假日期間選擇跨省游和省內跨市游的游客比例分別下降了14.4和9.5個百分點,前往城郊公園、城市周邊鄉村、城市公園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別達23.8%、22.6%和16.8%。
當疫情下的我們無法奔赴遠方、傳統旅游方式受阻且城市生活閉塞的環境下,在相對短距的公園、田野、草地、樹林、山地露營,成為了退而且其次的選擇。
當我們與友人想盡辦法,出逃到鮮有城市痕跡的自然之地,然后又在那里一點點復原城市文明,便是當下大眾追求露營的真實心理寫照。不管是星河云海之下,還是曠野林地之間,帶著一頂天幕和帳篷,與三兩好友把酒言歡、串烤美食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傍晚伴著氤氳朦朧的霧氣、昏黃古樸的馬燈,躺在搖椅上唱著小曲兒,一切都是那么恬淡舒適。
木頡是一名三線城市的考研二戰青年,在和朋友們逃離城市、逃離學習、逃離壓力的短暫時刻,沒有父母對人生前途的指指點點,沒有自己對失敗遺憾的煩惱苦悶,他向往的只有脫離生活常態的自由。木頡說,擱置了對生活的未來規劃,擱置了對前途的迷茫失措,那種夜不閉戶、自給自足、享受自然的生活,帶給人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可以極大緩解他快節奏生活的焦慮。
露營打破了鋼筋水泥和綠樹紅花分明的結界,當界限變得模糊,大眾便可以在山野之間,感受現實世界和向往生活之間的曖昧,感受自然和人類文明交界的曖昧。
當然還有一部分年輕人是為了社交而去露營。
《2021年Z世代露營式社交白皮書》顯示,因為志同道合、興趣一致,露營的社交質量比較高,有78%的年輕人表示,露營過程中交的新朋友相處的更久。
鱷魚叔叔是朋友們公認的社交能手,只要有她在就不會尷尬和冷場?!拔覅⒓勇稜I的目的就是為了結交各行各業、與眾不同的朋友。而且中國式社交基本都發生在飯桌上,在戶外露營突破了飯局的社交場域,大家都很放松自在?!?/p>
在天幕下的營帳里,一盞汽燈亮起,所有人放下手機,用最純粹的心感受朋友間真誠的交流?;蚴莾A訴彼此縈繞心頭的故事,或是討論些困惑已久的問題,總有一些話能觸達彼此心靈深處,獲得些許慰藉。
沒有詩和遠方 我是去露營囧途渡劫的
當精致露營、輕奢露營等各種露營形態火爆全網,不少網友在加入“露營大軍”后,卻并沒有稱心如意地奔赴“近處”的詩和遠方,退而求其次的“美夢”也成了“黃粱一夢”。
25歲的南方贗作一直熱衷于各種旅游活動,疫情這幾年雖然無法抵達遠方,他卻依舊渴望能與家人、朋友在山野之間看看風景。但這次的露營行程,卻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坑,可謂“人在囧途”的真實寫照。
“以為開車來會方便點,后來發現根本裝不下,要帶的東西太多了?!?/p>
“沒有洗手間就很煩,哪怕我們已經很熟了但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尷尬?!?/p>
“那片草地上真的全都是蚊子和小蟲子,驅蚊水根本不管用?!?/p>
“和一個朋友打了一會兒電話,信號特別差?!?/p>
“全是坑坑洼洼的山路,下山的時候很危險?!?/p>
遇到這些問題的,不只是南方贗作。
在微博露營相關博文的評論區,也滿是“渡劫”歸來的不滿和煩躁。但如果想去基礎設施相對完備的營地露營,像“大熱荒野”“日光山谷”“途居露營”等營地需要提前1-2周預約,生動詮釋了“一營難求”,甚至在中秋、國慶等露營高峰期出現了“高價營票”。一線城市周邊營地的價格堪比高端民宿和星級酒店,北京部分不過夜、半天游的營地票價普遍人均300元起,過夜游以及其他活動的價格動輒幾千元起。
反觀人煙相對稀少的原生態營地,野外環境艱辛、露營場地拉胯、實際體驗不佳、往返交通不便、露營裝備繁雜、存在安全隱患,這些問題都直戳目前露營問題的痛點。想露營的時候舒服一點,那要準備的東西可能就要多一點。精致露營全然變成了“搬家式露營”,日常所需的各類用品,如食物、鍋碗、座椅、帳篷、天幕等,甚至便攜式廁所都需自購自備,等回去的時候,沒準要帶走120%的垃圾。南方贗作無奈的說:“廢了真么一大圈力氣,到了露營的時候,我真的只想發呆和睡覺?!?/p>
露營的美夢,這場“烏托邦”“理想國”式的旅行,或許只存在于別人的記憶里,沒有詩和遠方,留給大眾的露營體驗恐怕只有人在囧途的一地雞毛,和渡劫般的露營體驗。
從苦旅到精致輕奢 拎包式露營火爆出圈
露營成為風潮和“顯學”的背后,藏著人們對于露營理念中“放松、自在”的向往。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就算對露營一無所知,就算露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旅游選項,就算對人在囧途的渡劫之行充滿怨念,但是“拎包入住”的選項,還是吸引了很多露營愛好者。
國慶期間,川川受朋友邀請一同前往北京當地的一家露營地,朋友滿口保證什么都不用帶,有48小時核酸證明、健康寶綠碼就行。川川到了以后發現帳篷、天幕、食材都是營地商戶準備好的,他們只需要負責“享受”就可以了。他們伴隨著營地的破冰游戲、音樂演出、露天電影,圍著火光一起燒烤、聊天、拍照、喝酒,甚是快哉。
慢慢的,“拎包式”露營也在無形中轉化成了一種社交情懷,自由、肆意、沒有顧慮的心境也賦予了大眾更多快感,而這種情感的滲入也逐漸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鏈接。
拎包式露營的背后,都有哪些鏈條在運轉?
露營產業鏈上游的建設商是關鍵源頭和節點,從景區、風景區選址搭建、平臺服務商接管、露營地建設商構建基礎設施等方面都要考慮到用戶的體驗感。露營產業鏈中游多為露營核心消費商品應用場景,帳篷、天幕、折疊椅、折疊桌、營地拖車、露營燈等露營裝備、露營服飾、露營輔助設備,社交傳播平臺都助推著拎包式露營的火爆,進一步推動露營在國內的滲透率,并催生更多露營下游產業消費。露營產業鏈下游是為消費者增加露營儀式感和舒適便捷程度而消費的商品,在“精致露營”“便捷露營”“拎包露營”占主導的背景下,露營的消費范圍被極大擴展,圍繞“露營+”拉動的外延消費更是值得關注。
北京石景山區的一位營地工作人員卡雷說:“現在露營地建設也應朝復合化、綜合型露營地方向打造, 招標引入不同旅游企業, 提供多樣化服務, 滿足游客?站式需求, 真正成為休閑度假區,我們下一步打算談談露營咖啡館、餐廳、酒吧、電影院之類的生活場景商家合作?!?/p>
“拎包式”露營的破圈,使之成為大眾日益接受、參與的生活方式,露營也不再等于住在野外,也不僅只代表一種生活風格,而是和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融合?!傲喟健甭稜I一方面使大眾脫離了曾經苦行僧式的露營模式,一方面也為露營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產業調整與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可能。但要做到可持續發展,“拎包式”露營仍需要在產業鏈逐步擴大的同時加強旅游安全防范和服務規范管理。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所言:“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p>
步入叢林,不妨從露營開始。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