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見證
- 長深高速濱州黃河公路大橋:黃河上的第一座三塔斜拉橋
- 在知愛建·一封老領導的來信 揭開滄海桑田的濱州工業史
- 綠野堂開占物華——記惠民師范生物專業班
- 從魯北到閩南,1970年代農村娃參軍是一種什么體驗
- 齊東黃河大鼓,在黃河的臂彎里敲響時代強音
- 新中國的記憶|慶祝一江山等島的解放
- 魯北地區首例試管嬰兒在濱州誕生
- 濱州對祖國的貢獻:三年援川生情誼 早把禹里作故鄉
- 濱州對祖國的貢獻:情系青海愛灑祁連 濱州援祁屢創典型?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情聚力結對奉節 打造東西協作樣板
- 新中國的記憶:華東軍區浙東前線指揮部戰斗命令 (之一)
- 新中國的記憶:關于一江山島登陸作戰的主要經驗
- 山東省率先通過農工商綜合經營實現共同富裕的明星村——鄒平小田村
- 鉆石DA40飛機填補山東航空制造產業空白
- 2004年濱州大事記
- 楊柳雪:周總理樹立的全國“棉區的一面紅旗”
- 1985年濱州醫學院創辦全國第一個殘疾人系
- 2017年 聚力新舊動能轉換 濱州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邁向更高端
- 2016年 濱州艦編入人民海軍序列服役 第二屆中國古村鎮大會在濱州舉行
- 2003年濱州大事記
- 2014年 濱州市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引進北汽集團項目奠基
- 2013年 濱州加快融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 市委常委帶頭開展“聯村為民”活動
- 2015年 濱州港開航運營 德大鐵路開通 首船幾內亞鋁礬土成功運抵濱州
- 濱州新城區首個科技工業項目——濱魏工業園
- 2012年 魏橋創業破山東世界500強零紀錄 濱州市政府獲首屆中國陽光政府獎
- 2011年 “黃藍”兩大國家戰略在濱州疊加
- 2010年 省政府批準設立北海經濟開發區 德龍煙鐵路工程濱州段開工建設
- 2009年 胡錦濤來濱州考察 黃河三角洲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
- 2008年 濱州打造“糧豐林茂·北國江南”品牌
- 2007年 濱港鐵路博沾線全線貫通 濱州市被列為“國家級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
獨家策劃 更多>>>
-
【百年黨史 濱州英杰】“一門忠烈”趙家連 保家衛國心向黨
在鄒平市青陽鎮東窩陀村,有這樣一個農民家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這家人先后有8人參加革命,6人壯烈犧牲,其中5人被追認為烈士,當地人稱其“一門五烈士”。這個家庭,就是趙承舜一家。趙承舜,字紹九,因見多識廣,性...
-
【百年黨史·濱州英杰】“鐵打英雄”劉竹溪:28塊彈片見證對黨的忠誠
他從抗戰中走來,征戰十幾載,四度負傷,屢建功勛,一生心系百姓,扶危濟貧,逝世后骨灰中有28塊彈片。人稱“鐵打英雄”。劉竹溪,原名劉慶濂。1920年5月出生于北京,1922年隨父親劉樹勛回祖籍山東省濱縣定居。他年少時就對貧...
-
【百年黨史·濱州英杰】黨的忠誠戰士景曉村:永遠與渤海區人民在一起
景曉村,1938年1月1日參加了由省委直接領導的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不久,任魯東南特委書記兼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二支隊政委。1939年5月12日,踏上了清河區的土地,任中共清河區特委書記。當時清河區“以膠濟路南山區為...
-
【百年黨史·濱州英杰】渤海區黨委書記王卓如:發動群眾集中財力物力支援華東戰場
王卓如(原名王立仁),1911年生出于河北省濮陽縣(今河南省內黃縣)六村鄉后化村。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是冀魯邊抗日根據最困難的時期,大部分根據地已變為游擊區,形勢極其嚴峻。時任冀魯豫區黨委秘書長的王卓如...
-
【百年黨史·濱州英杰】劉胡蘭式的烈士吳洪英:嚴守秘密慷慨赴死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边@是是毛主席為劉胡蘭烈士的親筆題詞。題詞高度贊揚了劉胡蘭臨危不懼、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在濱州市惠民縣,也有一位劉胡蘭式的巾幗英烈,她就是吳洪英烈士。吳洪英是惠民縣何坊鄉王家灣人,1...